tods是高奢还是轻奢;Tods是轻奢吗

奢侈品 2025-04-25 11 0

在奢侈品行业中,Tod's(托德斯)的品牌定位始终充满争议。一方面,其经典豆豆鞋和精湛工艺被视作高端象征,甚至被纳入“全球十大奢侈品牌”的讨论;其相对亲民的价格和低调的营销策略又让人将其与轻奢阵营关联。这种矛盾性使得Tod's的定位成为行业观察者与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品牌历史、产品定位、市场表现和行业对比等多维度,深度解析Tod's究竟是高奢还是轻奢。

一、品牌基因与核心定位

成立于1970年的Tod's,最初以手工制鞋闻名,凭借Gommino豆豆鞋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精英阶层。品牌创始人Diego Della Valle强调“意大利制造的永恒优雅”,这种基因使其被归类为高奢阵营。根据行业报告,Tod's的皮革选材标准与爱马仕、香奈儿等品牌看齐,例如其经典豆豆鞋采用360颗橡胶豆底和顶级小牛皮,单件产品需经过100多道手工工序。

Tod's的商业模式与传统高奢存在差异。不同于Louis Vuitton或Gucci通过高频次产品迭代维持热度,Tod's长期以经典款为主导,例如D-Bag手袋自1997年推出后仅进行细节改良。这种“保守创新”策略虽巩固了品牌调性,却也导致年轻消费者对其认知停留在“老钱风”符号,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线与价格区间

品类Tod's价格区间(人民币)Gucci同品类价格区间轻奢代表(如Coach)价格区间
女士鞋履3,900-7,6005,200-12,0001,800-4,500
女士手袋5,600-16,0008,000-50,0002,000-8,000
男士皮带3,800-170,0004,500-200,0001,200-5,000

从上表可见,Tod's定价介于传统高奢与轻奢之间。其鞋类产品均价低于Gucci约30%,但高端手袋价格已接近轻奢上限。这种分层定价策略体现了品牌的市场矛盾:既想维持工艺溢价,又需通过入门款吸引新兴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Tod's的爆款策略集中于鞋履领域。豆豆鞋占品牌总销售额的60%以上,而手袋业务贡献率不足20%,这与Louis Vuitton手袋占比超50%形成鲜明对比。品类结构的不均衡,使得Tod's难以在综合性高奢领域建立全面优势。

三、市场策略与消费者认知

Tod's的营销呈现出“高奢内核,轻奢表象”的特点。2017年签约刘诗诗、2021年启用肖战作为代言人,通过明星效应拉动年轻市场,肖战联名款手袋曾创下10分钟售罄纪录。但这种流量驱动策略与传统高奢强调的稀缺性存在冲突,例如爱马仕极少采用明星带货模式。

在渠道布局上,Tod's既入驻北京SKP、上海恒隆等高奢商场,又通过天猫奢品拓展线上市场。数据显示,其电商渠道占比从2018年的5%增长至2022年的18%,接近轻奢品牌的线上渗透率。这种全渠道覆盖虽提升可及性,却也稀释了品牌的高端形象。

四、行业对比与专家观点

将Tod's与同集团品牌Roger Vivier对比,更能凸显其定位特殊性。Roger Vivier凭借方扣鞋在2015-2017年实现年均9.6%增长,而Tod's同期销售额下滑4.7%。行业分析师指出,Roger Vivier通过高频设计迭代维持新鲜感,而Tod's过度依赖经典款导致产品老化。

关于品牌档次争议,知乎用户@匿名(2017)认为:“Tod's从未进入十大奢侈品牌,其销售额甚至低于Bally”;而艾采美等媒体坚称其“与阿玛尼、香奈儿同属高奢阵营”。这种认知分裂源于评价标准差异——若以工艺和历史衡量属高奢,按市场影响力和溢价能力则接近轻奢。

总结与未来展望

Tod's的定位本质上是高奢与轻奢的混合体:工艺标准符合高奢要求,但市场策略更接近轻奢逻辑。这种双重性既是其差异化竞争优势,也导致品牌发展困境。未来需在以下方向突破:

  1. 产品创新:借鉴Roger Vivier的经典元素再创造模式,如推出科技面料豆豆鞋或联名设计款;
  2. 品类平衡:提升手袋业务占比至30%以上,开发更具辨识度的标志性包款;
  3. 体验升级:通过定制服务(如鞋履刻字、皮革染色)强化高奢属性,同时保留轻奢价格带入门产品。

唯有在传统工艺与当代消费文化间找到新平衡点,Tod's才能真正打破定位困局,重塑奢侈品市场的独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