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步士中国,暇步士中国总经销商
2023年,中国童装行业龙头企业嘉曼服饰以4.27亿元完成对暇步士(Hush Puppies)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IP资产的收购,标志着这一美国休闲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主体正式从分散授权转向自主经营。作为暇步士中国总经销商,嘉曼服饰的此次战略布局不仅改变了品牌在中国近30年的代理格局,更折射出本土企业对国际品牌价值重塑的野心。这一事件背后,既包含对授权模式风险的规避,也预示着中国服装产业从“代工”向“品牌运营”的进阶。
一、品牌收购:从授权到买断的战略转型
嘉曼服饰与暇步士的合作始于2013年,彼时其通过北京天达华业获得暇步士童装业务授权。数据显示,2019-2021年授权品牌(含暇步士与哈吉斯)营收占比从56.53%攀升至64.68%,过度依赖授权模式的隐患逐渐显现。网页显示,嘉曼服饰每年需支付超千万元品牌使用费,且协议明确费用随营收增长递增,这种“租金式”合作模式严重制约企业利润空间。
2023年的收购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通过买断155个商标、2项专利及6个域名等核心资产,嘉曼服饰将品牌使用成本转化为长期资产摊销。据网页披露,交易采用分期支付方式(先付90%,剩余10%待知识产权转移完成后支付),结合超募资金理财收益(2023年中期理财规模达13.79亿元),企业财务压力得到有效缓冲。这种从“租客”到“房东”的身份转变,为企业节省年均1400万元品牌费用,更规避了2027年授权到期后的经营风险。
品牌类型 | 2013-2022年 | 2023年后 |
---|---|---|
自有品牌 | 水孩儿、菲丝路汀 | 新增暇步士全品类 |
授权品牌 | 暇步士童装、哈吉斯童装 | 仅保留哈吉斯童装 |
二、运营重构:全品类整合的机遇与挑战
收购完成后,嘉曼服饰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整合原本分散经营的成人装、鞋履、箱包等业务。网页指出,原成人装由天达华业运营,鞋类授权百丽,童装归嘉曼,这种“拼图式”运营导致品牌形象割裂。例如2022年童装线上销售占比76.36%(网页),而成人装仍以线下奥莱渠道为主,价格体系混乱。
2024年的清仓大促(部分门店低至1折)正是整合阵痛的体现。网页显示,促销主要针对天达华业遗留库存,通过快速出清为新品上市腾挪空间。此举虽短期内影响品牌溢价(原价3699元羽绒服降至1200元),但嘉曼服饰借机收回渠道控制权,计划开设全品类旗舰店,强化“美式休闲”统一调性。行业报告预测,整合后门店渗透率有望提升50%,店效增长空间显著。
三、渠道革新:线上线下协同破局
作为以电商见长的企业,嘉曼服饰在童装领域已建立成熟线上体系:2019-2021年暇步士线上销售占比从69.82%增至76.36%(网页),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收购成人装业务后,线下渠道短板凸显。截至2024年,暇步士在全国仅余约200个销售点,且60%位于三四线城市奥莱渠道,与其中高端定位存在偏差。
为此,企业启动双轨调整策略:线上端将唯品会特卖占比从85%压缩至60%,增设天猫旗舰店承接新品;线下端在重点城市核心商圈布局体验店,如2024年10月岳阳步步高旗舰店(网页)即采用“家庭消费场景”设计,融合童装、成人装及配饰。这种渠道重构需要持续投入,网页披露的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预算3.1亿元)将为数字化中台建设提供支撑。
四、竞争环境:本土化与全球化博弈
中国服装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加剧了国际品牌生存压力。网页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已有Forever21、ZARA姐妹品牌等12个国际品牌撤出中国,其背后是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以暇步士为例,尽管有65年历史积淀,但面对江南布衣、之禾等本土中高端品牌的竞争,其产品创新速度与供应链响应仍显滞后。
嘉曼服饰的破局之道在于差异化定位。研究显示(网页),中高端休闲服饰市场CR5仅为12.1%,存在巨大整合空间。通过将暇步士价格带锚定在800-2000元区间,既避开优衣库、ZARA的平价红海,又与奢侈品牌形成错位竞争。借助水孩儿积累的童装客群基础,推动“亲子装”销售占比从8%提升至15%,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案例启示:对比安踏收购FILA的成功经验,嘉曼服饰需注意三点:1)保持品牌DNA与本土化创新的平衡,避免过度“去美式化”;2)建立独立设计团队,目前其设计师规模较巴拉巴拉少40%;3)控制SKU数量,防止库存积压重现2024年清仓危机。
五、未来展望:品牌价值重塑路径
从财务数据看,收购效益已初步显现:2023年H1净利润同比增长29.59%(网页),毛利率维持在61.31%的高位。但长期成功取决于品牌价值重塑能力。建议重点关注三个方向:1)研发投入占比(现为3.2%)能否向行业领先的5%看齐;2)会员体系整合进度,目前童装与成人装会员重合度不足10%;3)可持续时尚实践,借鉴Chloé等代理品牌的环保技术应用。
学术研究指出(网页),中国中高端服装品牌的培育周期通常需要5-8年。对嘉曼服饰而言,2023-2027年将是关键窗口期,需在品牌资产沉淀、渠道效率提升、供应链柔性化等方面持续突破。若能成功将暇步士打造成第二个FILA级别的品牌,不仅将改写企业自身成长曲线,更可能为本土企业运营国际品牌提供范式参考。
嘉曼服饰对暇步士的收购,标志着中国服装产业从“制造代工”向“品牌运营”的战略转折。这场价值4亿元的豪赌,既需要克服渠道整合、品牌老化的现实挑战,更考验着企业对消费趋势的预判能力。在国潮崛起与全球化退潮并行的复杂市场环境中,暇步士能否焕发新生,将成为观察本土企业品牌运营能力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