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r代言人和形象大使 迪奥品牌大使
Dior代言人与大使的分类及区别
1. 代言人(Spokesperson/Ambassador)
通常为品牌最高合作级别,代表品牌整体形象,需通过严格考察期。例如:巩俐(伯爵品牌代言人)、刘雨昕(Xin Liu)(2025年新增全球大使,覆盖音乐与时尚领域)。
2. 品牌大使(Brand Ambassador)
分为全球、区域或产品线大使,合作层级略低于代言人,侧重特定市场或品类推广。例如:
3. 细分产品大使
针对香水、珠宝、成衣等品类设置,例如:
近年Dior合作明星动态(截至2025年3月)
1. 全球品牌大使新增
2. 区域及品类合作
3. 国际明星合作
Dior的代言策略解析
1. 多元化覆盖市场
Dior通过设置全球、区域及细分品类大使,精准触达不同消费群体。例如,王俊凯吸引“95后”,俞飞鸿面向成熟女性,郑钦文则连接体育与时尚领域。
2. 短期与长期平衡
流量明星(如王俊凯)用于促销节点快速带货,而巩俐等资深艺人用于提升品牌质感。设置“考察期”降低合作风险,如张雪迎曾经历半年考察。
3. 特供头衔与粉丝经济
部分大使为“中国特供”或“微博特供”,如刘涛未被海外社交平台认领,但国内宣发资源丰富。这种策略既利用粉丝经济,又维护品牌高端调性。
总结
Dior通过分层合作体系(代言人→全球大使→区域/品类大使)实现市场细分化,既借力明星流量扩大年轻消费群体认知,又通过资深艺人巩固品牌底蕴。其灵活的头衔设置和区域化策略,反映了奢侈品行业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平衡智慧。更多详细名单可参考品牌官方动态或行业报告。